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 第360章 孟继身死,嘉靖震怒,出兵叶尔羌

第360章 孟继身死,嘉靖震怒,出兵叶尔羌

    第360章 孟继身死,嘉靖震怒,出兵叶尔羌(1/2)

    孟继出使叶尔羌汗国的第七个月,使团的其他人逃回了大明,将孟继被杀的消息回报给朝廷,回报给嘉靖。

    “陛下,叶尔羌汗国简直不把我大明放在眼里,我大明天朝上国,煌煌天威,他们居然把孟大人杀了,此举无疑是在对大明宣战啊。”

    朝堂之上,王宪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出列,慷慨陈词道。

    大家都很清楚,孟继肯定是会死在叶尔羌汗国的,至于为何被杀,那你别管,也不会有人不识趣去问这个问题。

    问就是叶尔羌汗国不识好歹,杀我大明使臣,意欲对我大明宣战。

    实际上孟继在叶尔羌汗国的这半年时间,还真没做什么太过分的事,平日里孟继就是谦谦君子,很多事做不出来,为了达到目的,孟继每日都向叶尔羌汗国的大汗要美酒美人,喝醉之后就开始大放厥词,逮着谁骂谁。

    本来只是这样的话,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也就忍了,但孟继眼看达不到目的,开始给叶尔羌汗国编排起了故事,甚至编排起了王太后,反正说的很难听,这话传进了大汗的耳中,他如何能容忍?

    如果叶尔羌汗国此时能正确认知大明的国力,他们不忍也得忍,但问题在于,大明的国力飙升的太突然,满打满算也才几年时间,叶尔羌汗国倒是知道大明将他们东边的蒙古人一部分赶到了他们这里,一部分征服了。

    但叶尔羌汗国的大汗觉得那些蒙古人和他们国家的蒙古人战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更何况他觉得自己的国家离大明这么远,大明不可能空耗国力攻打自己。

    要知道大明光是陈兵到乌海,那么长的补给线就足以将大明耗空。

    最起码叶尔羌汗国的大汗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对于孟继的不断挑衅,他只是认为这个大明的使臣得了失心疯,在自己的地盘还敢如此嚣张。

    朝堂之上,众人看着王宪,对于王宪第一个站出来,没人感到意外,王宪等这一天等太久了,草原上的铁路都完工近两个月了,火车早已通行,就等着孟继被杀的消息传回大明。

    实际上不只是王宪,很多人都等不及了,毕竟身居高位之人,大多都六十左右了,杨一清如今都七十有四了。

    倘若不是一年半以前,火车的消息出来,让杨一清认识到大明正要经历巨大的变革,恐怕那时候杨一清就向嘉靖申请致仕了,毕竟他年纪太大了,虽然身子骨还算硬朗,但七十多还赖着不退,好说不好听。

    但当杨一清知道火车的事之后,就改变了主意,原本想着的是准备等火车运行之后,看看情况再做决定,火车正式运行之后,激动的不只是王宪等兵部官员,还有杨一清这种身居高位,但年龄很大的朝中大佬。

    他们很高兴,很高兴自己活的够久,不然根本等不到这等局面。

    当初火车正式运行的时候,他们有种活久见的感觉,那火车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太大了,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大明将来的领土扩张,再无粮草和补给线的限制,将会大幅度提升,远远超过大汉和盛唐。

    再加上如今大明国库充足,钱多到都不知道该怎么花,民间百姓富足,大明即将步入整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们算是乘上了末班车,会因为参与到这巨大的变革之中,因为帮助大明开疆拓土而被载入史册。

    就像唐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般,其实杜如晦死的很早,贞观四年就死了,但杜如晦的大名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大唐的繁盛。

    杨一清一想到自己可能和房玄龄杜如晦一般名留青史,就激动的夜不能寐,七十四岁的年龄,这一年多以来硬是干劲十足,完全没了以往摆烂的心态。

    内阁的事务,杨一清处理的那叫一个条理清晰,朝会之上,杨一清也经常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意见完全不是从他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大明,从天下百姓的角度出发。

    杨一清的追求彻底变了,从追求独断朝纲,追求个人利益,变成了成为名留青史的名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纳尼,纪总居然能听我的心声? 魏锦笙许江乔 蜀绣 我爹是伯爵我有外挂,这不无敌了 林远美美子 我继承了上古仙尊记忆 林铭 刘强 首席的夜妻 国运,崩铁,可咱是崩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