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1/2)
李庆明无奈苦笑。
“而且即使我们选择首先生产旅大级,也没必要非按照原先的旅大设计吧?从前我们对旅大级战舰进行改建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现成且我们有能力改进的模型。但假如我们现在打算重新构建一艘旅大级别的船只,为何不设计出新的同等尺寸的舰船呢?
杨轩提出问题。
李庆明也同样很兴奋:“实际上在改造旅大级战舰作平台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过要造出比旅大级别更大的舰船。如果能够稍微增大一些它的排水量,那么整体的实力就会得到大幅增加。
林立同样兴奋起来:“原来杨总工当初敢把改进版旅大级交给南江厂,就是因为根本不看重它啊。
旅大级军舰尽管是这个时代中华家中最为强大的军舰,但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它依然显得逊色不少。虽然杨轩对其进行了多方面改进显著提升了其综合作战效能,但受限于原始基础设计,已几乎到达性能瓶颈。
目前,杨轩的目标是重新构思一款新式护卫舰,在吨位和各项技术参数上均能超越旅大级军舰,且其综合作战实力不输于毛熊当前服役的万吨级巡洋舰。未来搭配东海南厂即将打造的万吨级巡洋舰编成混合舰队,则足以与任何国外的主要作战编队一较高下。
“我们要不要把我们的建造规划呈递上去呢?
李庆明提出建议。
“等建成后再谈吧。严格来说,这只是作为我们试造万吨级巡洋舰的一项前期准备工作,并非擅自制造新舰。
杨轩回答道。
“说得对。实际上我们在制造新的护卫舰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技艺。
李庆明微笑着表示认同,旁边林立同样笑着点了点头说: "没错就是如此"。
回忆起过往提交规划的惨痛经历,这次大家决定不再过早暴露动向;毕竟上次的提案差点被他人窃取成果,这次谁也不能保证会无波无澜地继续推进。
虽说东海造船厂没有千吨以上级别舰船的制造记录, 然而在制造小型船只上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有了充足的预案工作及对每一工艺流程详尽的研究测试做保障,项目可以顺畅地开展。
并且,基于对未来船舶科技发展的预知,杨轩也将多项先进技术运用在了这款护卫舰的研发之中,一边实验探索着技术边界,一边稳步推动生产流程。
在过程中,一位上级海军首长曾经来访检查,认为他们正在利用制造旅大的改进版本来提高整体造舰技能,完全未曾想到他们会尝试打造全新的护卫舰。
“为什么看上去比原有的型号稍微大一些呀?
有 ** 提出了问题。
对此,杨轩平淡地回答道:“或许只是因为它处在较大的干船坞中让人产生这样的错觉。
“也对啊,毕竟这个建造平台好像确实要比南江船厂的小一些。
那位负责人心想这应该是视觉误差作祟吧。
高层们主要是关注东海厂能否回到正常生产状态,对它们是否有能力打造吨位过万的新式战舰并无太高预期。要知道,就连老牌的南江造船厂,也至今没实现这一成就,东海这边显然难以短时间内达到。
相较而言海军高层则更加期待杨轩的技术革新,如果可以再次增强原旅大的作战水平,对于未来军队力量提升会有极大的帮助。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的苦难给中华人民带来的刻骨认识;因此即便处于劣势也会倾注心血力求早日迎头赶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