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画册都是古黄色的封皮,棱角虽有些磨损,甚至还有火烧的痕迹,却仍不失恢宏大气。
麻梭子捡起一本画册,捧到贺三爷面前:“三爷,您请上手。”
贺三爷接在手里,翻开扉页,“嚯”了一声:“好家伙,乾隆皇帝的宝印!来头不小啊。”
接着往后翻。
右上的回目名抢先入眼,以楷体书写。
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下面是以《金瓶梅》原著为蓝本的工笔画内容。
右下角还有中文数字编码,写着:一册一。
第一回的内容没有春宫,贺三爷却看得很认真,点评道:“这画有点意思。”
“工笔重彩,构图精妙,一勾一画,人物神容俱活,花树楚楚,庭院错置合度,可谓笔触极工。”
“就冲这笔触,三爷我可以肯定,这套影本的原本定是真迹。”
围观众人听后都有些意动。
要知道现在这年月,书画方面的物件别说是真迹了,但凡能跟名家沾上点边,都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麻梭子眨巴着绿豆眼睛,讷讷地问道:“三爷,您是说这东西有来历?”
旁边凑过来瞧热闹的几个摊主,都不免有些嫉妒。
都是在御街讨生活的,谁摊上有什么东西,心里都是门儿清。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如今正值太平盛世,古董收藏热得不行。
每个古玩市场,早不知道被人淘了多少遍,该捡的漏也全都被捡走了,剩下的要么是工艺品,骗一骗不懂的外行人,要么是漏网之鱼的小漏,比如陈时昨天捡的那个紫檀木盒子。
麻梭子摊上的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从义乌商城批发来的,剩下那部分都是街坊邻居家里不要的破烂,别说大漏,有个小漏就算烧高香了。
没想到他这几本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画册,居然也有了来历,让周围那些同行在羡慕之余心生嫉妒,想着:“天老爷无眼,怎么叫这小子淘到宝了。”
他们有这想法不奇怪。
因为他们相信贺三爷。
贺三爷有钱,却不是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相反,他在鉴宝方面很有两把刷子。
贺三爷祖上是开当铺的,虽然在他爷爷那辈关停了,但他从小跟着老人家耳濡目染,开了不少的眼界,就算不上专业的鉴师,也在业余水准以上。
他平时闲着没事,就喜欢来御街淘宝,帮摊主们点评各种物件,遇到中意的就买了,不中意的也能估个价,非常受摊主们的信赖。
所以当他说出原本是真迹时,摊主们都深信不疑,麻梭子更是立马向贺三爷确认。
贺三爷却没有急着回应,而是不紧不慢地往后翻阅。
每翻过一页,他都要点评几句。
或说画面饱满华丽,或说绘画栩栩如生。
当看到春宫部分的内容,更是把脸凑上去,恨不得钻进画册里。
“这他妈也太逼真了,就跟在现场看着画的似的。”
“瞧瞧这姿势,这角度,玩得可真他妈花。”
“看的老子都有反应了……”
陆猴儿等的不耐烦,担心再拖下去,麻梭子会坐地起价,就想把画册夺过来,付了钱直接走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