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众人皆醒我独醉(1/2)
见得杨森等人赶着几辆马车来到府上,郑之龙府上的家丁连忙禀报给了郑之龙。
将马车交给郑之龙的家丁,让人们随着家丁下去休息后,杨森在另外的家丁带领下来到了大厅,郑之龙在知道杨森来后已经在那里等着他。
战争,最重要的就是人,若是没有人战争又由谁去打。同样重要的也是武器,若是没有武器,人们又用什么去杀伤敌人,难道同原始社会一般,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随便在那里找来一根木棍,就在那里你来我往相互招呼。打仗,直接死亡的人是不少,但是受伤的人却是占了多数,所以在人还有武器的决定主导下,就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药物。若是没有药物,受伤本来不是很重,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士兵也会因为没有药物治疗而丢去生命,军队也将会因此失去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士兵。所以药物资源的寻找也就成为了杨森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
为了和郑之龙搞好关系,使得郑之龙不会在处处打压自己,以使得自己能够安安心心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杨森也是下了血本,将自己现在都度用不足的武器,自己部队唯一较好运用的武器,给郑之龙送去了一千支。虽然是大家都用过的,膛管都显得有那么些陈旧,但是现在的技术只有这样,就算是新制造出来的火枪也好不了多少。说是新枪,大概也只是给自己的一个心里上面的安慰罢了。
所部现在有军士两千余人,枪呢,处去送给郑之龙的一千支,自己也有两千多支。看来是可以满足自己部队现在的度用,但是这么两千人拿来有什么用处,根本就是上不了台面。现在打仗那次不是好多万人一起在一个地方做攻防战,区区两千人,不要说是给人家造成多少危害,就是人家要是想一下吃掉自己也不是什么难事,两千人的确是太少了一点。放眼开来,现在外面的军阀哪个不是有几万或者是几十万的部队。自己要想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就要扩大自己的力量,说道实处就是要扩大自己的队伍,将自己充实起来。
扩张队伍,这个是不用说肯定要做的事情,但是扩张队伍不就是要粮,要武器,归根结底的说就是要钱。可是自己现在的情况不说是吃饭都吃不起了,可是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却是现实,自己连摆在自己眼前的事情都快解决不了,这么一点事情就把自己给忙的焦头烂额。现在那里来钱来扩张自己的武装,就是现在这么一点人,差不多都是靠永定那个小地方自己开办的一点事业支撑,现在也是显得入不敷出。要是不是自己是和朱聿键一起来到这里,朝廷上面还会定期给自己一点粮饷,稍稍缓解一下自己部队现在各项开支还有度用不足的情况,想己现在已经破产多时了。
可是现在福建却是人家郑之龙的天下,人家在这里呼风唤雨,就是朝廷都要看着人家的脸色形事,要是那天人家心里一个不舒服,就将因该给自己的给收到自己腰包里面去了,那也说不定。若是人家就是不把自己的一点点物质给收了,就是光是每隔多久,又到自己这里来要几支枪炮,也是自己受不了的。就永定那么一个小小的人数还不足的炼铁厂,生产的东西自己用就还困难,那里禁得住这么折腾。可是人家就是要让你给,你也不能不给,要是人家心在黑一点,直接将你的工厂都给你占了,自己哭都没有地方哭,到头来还不是自己辛苦,到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虽然自己的计划是做得很好,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现不说是自己现在还没有钱,就是人自己都没能满足。不要看自己手下现在还有两千来号人,可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够担当这个大任的。无论什么事情最后还不是落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一个人终究是一个人,不但累而且也不能避免会出一点纰漏,万一自己那个地方做的不好,那自己的努力就很有可能随着滔滔河水给流到大海,找都找不回来。
外面的天一天不比一天太平,鞑子也都纷纷准备,想要抓紧时间把苟延残喘偏居一舆的明人给赶到大海去。可是在福建小朝廷的内斗却又是越发的厉害起来,虽然在朱聿键监国的时候都强调过文武和睦,但是又有那些人做到过的。文官看着祖宗的法典还有先例,想要入主,可是福建是人家郑家的地盘,人家能够放开房门来让你些只知道侃侃而谈,无才无能的文官在自己家里乱来么。
虽然朱聿键看着这些情况心里焦急,但是也没有办法,苦水还是自己往自己肚子里面吞吧。他们闹也就罢了,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情来就好,毕竟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孤家寡人。处理政务要靠文官,对付外面的鞑子军要靠郑家兄弟,现在压着了那个方面都不好,现在人家才是大爷,自己得罪不起。
想来想去,到也是有个人不和那些文官还有郑家为伍,可是他的势力实在是太小了一点,就区区那么两千来人,在这个动不动就是动用数十万部队的时代,拿去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并且现在人家还也什么事情都不管了,一天都顾着自己那一点点军队,窝在军营,不知道干什么。可能是不想掺和文官还有武官集团那一挡子事情吧。
纵是自己在监国后,许多大臣在让自己正大位还是继续监国事情上争执不断的时候,他也是一支在一旁漠不关心。那架势,就是你们愿意咋的就咋的,我反正是两边不得罪。看着他这么个样子,自己虽然有点生气,道他是为何不出一个好的主意。可是对方却又是做的的确是正确的,他现在力量太小了,要是掺和在其中,稍微不注意在两系争斗中就可能翻船,自己也是埋怨不得人家,人家起了那点家底也的确是不容易,哪里舍得在这些不必要的争斗中给自己的前程给断送了,文官集团和武官郑家集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百里,南边传来的消息。”陈干来到杨森在军营之中的住所,敲了敲打开的们,待杨森将目光从桌子上地图上转过后,将手上的信摇了摇。
连忙站起身来,拉开了一个放在桌子旁边的一把椅子。“来,来,来,警之,坐下说。”随后又道:“是不是南边来信了”。
“嗯”陈干放下手上的信,接过杨森递上来茶水。
“在广东还是在海南岛上?”杨森问。
“这个是广东的,因为我们没有海南方向的士兵对那里也不熟悉,所以他们就先在广东将地方给找好了地方后,就让人给地图给送回来。然后剩下的人又继续到海南岛去探察地形。”陈干回答。
“地方好不好,我是说他们认真的勘查过没有,还有周围的木材产地,都要好好的勘查一下。我们找不出多少人,也没有多余的钱来从远处将木材给运出来。”杨森听得陈干的回答,稍微想了想,问道。
陈干指了指在桌子上面的信封“这个就是他们绘制好的地图,我看了看,三面环水,在海港外面还有较多的小岛,可以在上面囤积一些部队,还可以在上面放置一些火炮之类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让敌人进来,我想是没有人可以进入我们的海港。另外,小岛之间的水域也比较开阔也没有多少礁石并且深度也很好还可以,综合起来说,我认为相当不错。”又喝了一口茶“他们说那里人很少,现在只是一个小渔村,木材也很方便……”
杨森没有看桌子上面的地图,只是听陈干述说。
待到陈干说完,杨森拿起在桌子上面的地图,打开一看。身体不由得稍稍一震,虽然地图划得并不是很精确,可是杨森却也可以从上面的各个小岛还有海域的大概形制知道这个就是后世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香港岛。
犹如一个扫帚般张开又有些弯曲流入大洋的珠江,海口北岸星罗棋布般分布但又汀渭分明的海岛,无一不是向人们展现他的丰姿,他的伟岸。看了看地图,杨森知道了是什么地方,他知道那里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口岸,不但海港优良在海港外面还有不少适合人们驻扎的小岛,一旦在上面修上一些为数不多的炮台后,就浑然是给隐藏在海岛中间的本岛披上了一件有钢铁大炮组成的外衣。让有心想要打他主意的人要先掂量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自己到底是能不能够将自己眼前这个海岛星罗棋布保护在外围的海港给拿下来,或者是说就是那下来了自己的损失大概会有多大,到底是否划算。
静静看了看手上的地图,杨森有忽然想到了在珠江口南面的一个小国占据的地方,澳门。想了想自己现在手上的军队还有自己现在将要面对的情况,无奈的轻轻一叹,不再去想这些问题。反正这些是早晚都要给解决的,现在打算也是太早了一点,并且在不久后自己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现在这个时候凡是能够为自己所用的外力都是不可舍弃的,包括自己还有万万千千国人心中的敌人。
虽然现在清军已经度过长江,并且还在钱塘江以北的杭州陈列重兵,渐渐的积累力量想要尽快的度过钱塘江,给在绍兴的鲁王政权以致命的一击,尽可能的将残留在长江以南的明朝政权给全部铲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他们侵略大业,好在北京安逸,舒适的享受汉人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驱使汉人为他们做奴隶。舒舒服服的在北京那个数代王朝都使用过的皇宫之中,坐观天下大势,手揽天下万民性命,安逸的去做他们的皇帝。
清人磨刀霍霍,南边的事情却又是让杨森不由得担忧,饶是弄得人心不稳,飘摇不定。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