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大杀器,再配合上冯家在岭南的地位,往后冯家在岭南的根基就更加稳固了。
冯智戴满心欢喜的想到。
李湛当然能看出来冯智戴的想法,只是在他看来,这事压根无所谓,只要岭南的僚人们发现,把甘蔗直接卖给汉人商户,比交给冯家挣得更多,那冯家衰落的时候也就到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冯家对大唐的积极作用终究是要大于消极作用的,要是真的没了冯家,那些不通礼仪的僚人们,还真没那么好说话。
再者说了,冼夫人也确实是一代女中豪杰,就是看在冼夫人的面子上,对冯家稍稍好一点也并没什么不妥。
李湛又拉着冯智戴说了些其他事,唠唠家常,更清楚现在的岭南到底算是什么穷山恶水了,等到冯智戴走后,李湛深深的意识到,想要开发岭南,真的离不开医药学的发展。
特别是抗痢疾的药物,只听冯智戴所言,就知道岭南一带的百姓们受痢疾的影响有多重了。
就算是他们冯家这样的贵族家庭,也时不时会有得了痢疾去世的人,更遑论底层百姓?
而关键的是,岭南致人死亡的疾病,不单单是痢疾这一个,其他疾病多了去了。
只是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培养大规模的医药人才,还是能真的下到乡镇一线的医药人才,这凭借大唐这样的封建国家,没有一点社会动员力,还真做不到。
不要以为建国初期那些赤脚医生是那么容易组织的,要是没有足够的号召力,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扎根乡村,默默无闻的奉献几十年?
就这一点,现在的大唐怎么可能做到?
就是大唐在金手指的作用下,成功跨入资本主义,乡村里只会更加衰败,而不是被建设的很好,资本主义那才叫吃人不吐骨头呢。
李湛制好的白糖的售卖权,他也没有打算放出去,而是考虑像盐铁一样进行官营,毕竟这玩意实在太暴利了。
李湛实在是把持不住自己啊,只要挂在皇家名下,未来一年可以预期的是,能多收上百万两白银,这就是对皇帝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且李湛还很清楚一点,现在大唐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还只有丝绸,相对比较单一。
可这白糖可不单单是在国内受到一致好评,就是现在的国外贵族们,想要吃甜食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是大唐的白糖能够大量供应出去,又能给大唐带来多少财富呢?
而且陆上丝绸之路本来能卖的东西就不多,瓷器这个李湛新开发出来的拳头产品不方便在陆路进行运输,真想要对外输出瓷器,还是要到海运发展以后。
可就算到那个时候,白糖也不会是一个过时的产品,需求量只会加大。
真到了那个时候,白糖可就不单单是一年百万两白银这个级别的利润了,这样的财政之源,皇帝要是不能揽在手里,那才叫稀奇呢!
前车之鉴那么多,李湛再怎么样也一定会握紧枪杆子,抓好钱袋子的。
要不然真的让大唐出现明朝那样财政窘迫的局面,最终亡国吗?
只是李湛这次想要把白糖收归国营的消息传出去后,引来了众多人的羡慕嫉妒恨,他们不是没有明眼人,看不出来白糖的暴利。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