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脸上都开始浮现害怕。
但并真切不明白寄生虫危害的他们,眼里仍然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老师,那寄生虫为什么要这样一闪一闪的呢?”
“它们为什么要跑到别人的身体里啊,好不礼貌。”
“老师,蜗牛现在是不是也很痛啊?”
“老师,蜗牛还活着吗?”
最后一个问题,是周知越问出来的。
老师看了他一眼,笑着摇摇头:
“先一个一个回答。”
“老师,它为什么要这样,一下一下地闪啊?”
“我们先弄清楚,寄生虫寄生蜗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也就是第二个的问题,它为什么要跑到别人的身体里。”
“有一首儿歌,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听过——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啊嫩绿草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压,一步一步往上爬……告诉我,小蜗牛后来碰见了谁?”
有几个孩子先是附和着唱了几句,听到这问题,争先恐后地回答:“小鸟!”
“黄鹂鸟!”
“没错,它碰上了小鸟。”老师叹气,觉得自己可能是在毁童年了,“而蜗牛被寄生后的表现,也是为了吸引小鸟。”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听着。
“最开始,它本来只是吃了有双盘吸虫卵的鸟粪。然后这些虫卵,先是发育成孢子囊,偷偷汲取蜗牛的营养……”
终于有他们听得懂的地方了,于是义愤填膺:“它好过分啊!偷别人的东西!”
“没错,它们很过分。之后这些寄生虫就会一点一点成长,孵化出尾蚴,在体内伸展分支,最后进入到蜗牛的眼柄,也就是它的触角里,形成完整的孢子囊。”
“里面是很多很多幼虫——不是你们看到的两条,而是这两根眼柄里,全是寄生虫。”
“有点害怕……”
“好恶心啊。”
孩子们开始聚在一起,藏在其他人的身后探头。
“蜗牛是夜行习性,但是在双盘吸虫的控制下,它会变得喜欢在白天活动,行动后会留下暗色斑点。”
“还会被控制着往高处爬,移动速度是正常蜗牛的三倍左右,而眼柄也会变得异常显眼且色彩鲜艳,以每分钟40到75次不等的频率跳动。”
“而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它们的终极宿主,鸟类,并被它们吃掉。”
“这种行为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攻击性拟态,即一种器官假扮成另一种器官以引诱猎物,捕食者或寄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似从而获益。”
孩子们看那只蜗牛的目光逐渐不同了。
既害怕,又可怜,还带着越盛的好奇。
虽然他们依旧听不懂什么公鸡啊你太什么的,但他们听得懂“被吃”。
“所以……蜗牛现在是死了吗?”
“好可怜蜗牛,它会感到痛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