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白既然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便来到了山的外面,那里有方小白打通的洞府,沿着约一丈左右的宽度的小路,方小白到达目的地——灵泉。
再往下就是灵泉聚集而成的天然洞府,方小白进入之后就从胸前拿出了一个核舟,这就是放逐之域的本体,时隔多年,方小白才再次掏出。
进入放逐之域需要形成一道空间光门,此光门也需要一些条件,必须核舟在其周围,而且得持续消耗灵气。
也就是说方小白想要维持整个光门的存在,必须人在核舟身边,如果核舟远离方小白,方小白也无法自己立即进入放逐之域。
可是现在为了吸收灵气,方小白不得不把核舟放在天然洞府之中,维持灵力的消耗就简单了,方小白将核舟放在微型灵脉的源头,它可以自动吸收灵脉的灵气来维持光门的开放。
随着方小白一系列动作,固定好了光门和核舟之后,就开始观察核舟的吸收范围,如果核舟中有心之人注意的话,放逐之域里,天空中也有一道光门。
方小白刚刚打开光门,就发现整个自然洞府里的灵气按照非线性的趋势消失,毕竟放逐之域就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里面一丝灵气都没有。
现如今方小白将光门打开,大世界的灵气自然属于高浓度,放逐之域的灵气是零属于低浓度,然后灵气的弥散就开始了。
由于浓度差太高,就如同瀑布一般从大世界直接宣泄而下,进入了放逐之域,灵气承载着法则碎片的力量,当然是属于较重的,迅速沉在放逐之域的底部。
上面源源不断的灵气进入放逐之域,是不知道困在这个自然洞府几千几万年的灵气的宣泄,放逐之域就像个吃不饱的小子,一直没有停下的意思。
放逐之域经过这些天的发展,因为时间比例的不同,已经达到了方圆一百三十里左右,是微光岛的四倍面积之大,其高空还有一段很高很高的高度。
如此形成的空间,即使是该洞府里的灵气都不能完全降速,什么是不能降速?就是说浓度差已经非常高,进入放逐之域的灵气不但沉在放逐之域的底下,还会向四周各处弥散。
灵气不可能说进去了就聚在一起,它在放逐之域中也是不断运动的,有的植被好吸收灵气,那么它的周围灵气就会浓郁,而有的没有这个能力,则灵气稀薄。
方小白感受到洞府内的灵气下降,甚至是以可见的速度下降,他才明白,对于放逐之域来说,这个洞府里的灵气也只是杯水车薪。
想要完全填充放逐之域得需要牵引许多的灵脉,才能让整个放逐之域的空间里都被灵气占据,但是这也仅仅是有稀薄的灵气,完全达不到微型灵脉的浓度。
别说是微型灵脉的浓度,就是达到十分之一都太难,毕竟里面的空间太大,需要方小白耐心的寻找更多高品级的灵脉。
虽然说任何一条灵脉提供的灵气都是无穷无尽的,不可枯竭,这是方小白经过验证的,因为灵气说到底就是金木水火土风雷七种法则碎片转化而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