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计算机工程师,103机(1/2)
"太好了!"陈平安两眼放光,"有了罗教授您坐镇,咱们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出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到时候,咱们的科研水平,就更上一层楼了!"
赵部长在一旁听得直点头。
乐呵呵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们俩可都是咱们单位的骄傲!一个发明创造无数,一个留学归来,简直是最强组合!
有你们在,我还愁什么科研任务完不成?来来来,咱们去我办公室坐坐,好好聊一聊!"
说着,他就亲热地挽住两人,大步朝办公楼走去。
一路上,赵部长滔滔不绝地向罗教授介绍陈平安,说他如何天赋异禀,屡建奇功,成了军工战线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又向陈平安夸赞罗教授,说人家在国外多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简直就是计算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吹捧,把彼此捧到了天上。
陈平安和罗教授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笑开了花。
进了办公室,赵部长吩咐秘书沏茶,招呼两人坐下。
一番寒暄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计算机上。
罗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在国外的见闻,说那边的科学家是如何殚精竭虑地研究着这项划时代的发明,大有在电子科技领域一统天下之势。
陈平安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到哈佛麻省去。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他虽然依靠金手指搞出了不少黑科技,但在计算机领域,却是两眼一抹黑。
别说编程语言了,就连最基础的晶体管和芯片,都只是一知半解。
毕竟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太贫乏,想要触发金手指都无从谈起。
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一位计算机专家,陈平安岂能错过?连忙追问罗教授计算机的种种原理,恨不得把这几十年落下的知识,全都补回来!
罗教授也是干劲十足,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只听他娓娓道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追溯到了 19 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巴比奇,就已经提出了可编程计算机的设想。
只可惜受限于当时的工业水平,始终无法实现。
直到 1946 年,漂亮国科学家们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由此拉开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ENIAC 采用了上万只电子管,占地 180 平方米,重达 30 吨,耗电 150 千瓦。
虽然庞大笨重,编程繁琐,但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 5000 次,在当时不亚于一个奇迹!
此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真空管被晶体管取代,体积大幅缩小,运算速度成倍提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