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马玉芬想在入夏前建好房子,没过几天周大强便请陈师傅父子到家里来了。
马玉芬拿出自己画的图纸给他们看,父子两人看着图纸,听着马玉芬的解释。
总结起来也就是在屋子里边隔一个茅房和洗澡的地儿,不难,和普通房子一样。
只是他们实在想不通,茅房为什么要和睡觉的房间建在一起,不臭吗?
别说他们了,连周家兄弟也是想不通,老三周大有对马玉芬说过几次,这样不行,太臭了,奈何马玉芬就是不听,借口说大冬天的上茅房太冷。
“娘,你要是冷,冬天上恭桶呐。”
“不要。”马玉芬嫌弃恭桶太臭。
哎,好吧,娘变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最后周家人只能随娘意,她想怎样就怎样吧。
陈家父子接下了周家建房子的事情,老三周大有开始采购青砖石材等建房子需要的材料。
木材从村里收购,九林山上有很多树木,村里想建房子的会早早伐了木材回来在家干着。
周家这次要建5间屋子,还是5间青砖大瓦房,在周家村也是出名了。
除了周大富家,村长家都没有这么多砖房。
村民们听到周家要建房子,表情都裂了,“周家哪来的钱?”
“肯定是假的。”
但是看到建房子的青砖、石材一马车一马车的运回来,村民们才相信,周家是真要造房子啦!
……
选了个吉日,周家开始动工建房了。
一早,周家人都早早起来,只是院子意外来了两个人——周大麦和她的丈夫。
周大麦进来的时候,看到院子里几人,坐的坐,玩的玩,安静祥和,还以为自己走错门了。
许氏看到周大麦冲屋子里喊道:“娘,大姑来了。”
大姑?马玉芬一愣。
李氏解释说:“娘,就是大麦呀。”
马玉芬回神,是原身的大女儿。
大女儿周大麦,在家排行老三,今年24岁,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丈夫张福良,两人生有三个孩子,这是马玉芬从儿子们口中得知的,但本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周大麦听了嫂子和娘的对话,觉得有些奇怪,好像哪里不对劲?
夫妻俩看到马玉芬叫了一声娘,周大麦然后拿出一个布包,“娘,这是一点糙米,给你熬粥吃。”
马玉芬瞄了一眼,大概2斤的样子,荒年拿来这么些粮食,比起小女儿,这个大女儿好像更孝顺一些。
“家里有吃的,以后不用拿来了。”马玉芬看周大麦的样子就知道家境也不是很好,和小女儿不能比。
其实这个世界的老百姓都这样,一年辛苦到头,还换不来一年的口粮,省吃俭用才能不饿死。粮食产量低,可食用的农作物太少,这是主要原因。
周家也是一样,马玉芬来了以后才改变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