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面关于加开两科一事的探讨愈发激烈,甚至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连普通老百姓中间也逐渐流传出一些不太好的说法。
朝中某些大臣们见此更是表现的群情激愤,针对朱高炽的弹劾奏折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堆积如山,摞在一起几乎快要赶上一个人的高度了。
然而,身处东宫的朱高炽却仿佛置身事外一般,日子过得依然十分逍遥自在。
东宫的狗狗大军都迎来了新成员。
朱高炽能这么悠闲,完全是因为他身后如今有此次科考二甲第二名、曾经担任过张府管家、如今任职于太子府的署官杨荣了。
不必明面上做出假象,背后还要偿还,偶尔放手一下还是可以的。
按照正常情况,杨荣本应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
可谁让朱高炽早在北平之时便已深知此人的非凡才能呢?
若不将其招致麾下效力,岂不是浪费了这样一块璞玉?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且说夫人那边的于彦昭,他与他爹一直都颇为欣赏,一心想把他挖到自己这边做事,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此次好不容易发现了杨荣这块宝,朱高炽自然要先悄悄地将他藏匿起来使用一阵子。
毕竟若是被他老爹朱棣知晓此事,毫无疑问,杨荣必然会被立刻带走。
面对儿子,朱棣可绝不会像对待儿媳妇那样有所顾忌、不好意思开口索要人才。
朱高炽不仅将目光投向了杨荣,甚至连尚且年幼的于谦也未曾放过。
于谦的父母乃是夫人产业中的得力干将,既然如此,想来他们的孩子定然不会平庸无能。
待到自家大儿子前往大本堂读书之际,朱高炽便打算让于谦一同跟随陪读。
如此一来,既能让儿子早早结交贤能之士,又可为将来培养出一位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臣子打下坚实基础,岂不是两全其美?
或许有人会质疑,是否存在“虎父犬子”这种情况呢?
但朱高炽对此却是深信不疑。因为在他看来,他的夫人张妍身旁从未有过碌碌无为之辈。
不得不说朱高炽现在对张妍的滤镜厚的简直到了离谱的程度。
而杨荣这边呢,自从他的事情被太子殿下发现了以后,便有了预感——自己逍遥自在的日子恐怕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果不其然,当一行人抵达南京城不久,杨荣便收到了来自师长父母的书信。信中之意不言而喻,无非是催促他尽快参加科举考试。
无奈之下,杨荣只得听从安排,专心备考。
待杨荣金榜题名之时,不出所料地被太子朱高炽招致东宫帐下,然后就被委以重任。
不过这次给他安排的任务却有些特别——负责统筹一份全新的报。
与以往的官方邸报有所不同,这份报纸主要是面向广大普通百姓发行的,其形式和内容倒是颇有些类似于宋朝末年曾经盛行一时的民间小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