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丰收与战事(1/2)
蓝田大营。
屠睢正在琉璃房子里帮着农家的人收割稻谷。
温室里稻穗金黄,在春日是个难得的景象。
水田里水早已放完。
成簇的水稻要比撒种的水稻更好收割。
一块田很快便十几个人收割完毕。
这次的特殊实验事关大秦根基。
隗状和李斯皆都到场,嬴氏宗室之人还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礼仪,祭祀了神农。
恢跟着张苍收了一行稻谷,小心的捡起掉在下面的稻穗。
“不错,一粒稻米都不能丢了,这可是要去称量的!”
一旁的农家人看到恢的动作,不由得夸赞。
等到所有的稻子都收割完毕,堆放在用水泥铺就的场圃之上。
“选出一穗粒多的,老夫传于陛下!”
场圃边上,隗状指挥农家之人挑出大穗,要传信给秦始皇看。
农乙很仔细的数着几人挑选出的稻穗,几个人屏气凝神听着他数数。
“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
“八十一粒!最多的是八十一粒!”
场面很热烈,很多人都面带笑容,这是难得的数字。
农家人忙了大半年,水肥给足,终于种出来了一穗不错的稻谷。
“老夫那片田里,以往最多也就五六十粒,这法子果然可以丰产啊!”
场上议论纷纷,一些熟悉农田之事的大臣对这个数字做了一下对比,要是按照这个算法,竟能多收三成。
“这法子好,今年关中种稻时,老夫也要家中之人试试!”
“还是要在江南之地推行,关中种稻太费水力。”
……
秦时,气候温润,关中、华北等地皆有稻米种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