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条件,杨洪昌倒是没有太惊讶。
毕竟教育局也有自己的指标,能多一个去清华北大的,也就表明他们的成绩越高,拿到的福利之类,受到的关注也会越高,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收益。
三十年后都是如此,更遑论如今的高考含金量之高。
杨国立露出有些殷切的眼神。
“怎么样,你觉得可以吗?”
“说起来选择上北大或者清华对你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坏处,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呢?”
一旁张荣昌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反正这人也不是他学校出来的,就算是不去北大,对他的影响也不算大。
“我觉得北京的学校吧,并不很适合我。”
杨洪昌认真的回答:“上海更适合我。”
闻言,杨国立眉头紧皱,十分不解,甚至有些着急。
“上海?上海怎么会更适合你?”
“虽然国家现在有心大力发展上海,但在教育方面,上海的资源根本和北京没法比。”
“你考这么好的分数,怎么能不珍惜这个机会去得到更好的深造呢?”
“我人生未来的方向并非是学术研究。”
杨洪昌打断他,指着自己现在这个小小的店铺,语气认真而严肃,“我要做的,是要让中国通过商业让经济腾飞,领先世界!”
“虽然如今我还只有这一间小小的陋室,我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老板,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会记住我的名字!”
他这话说得极其狂妄,但是偏偏却让人看不出说大话的迹象,反而有一种异常的信服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便想要去相信他。
杨国立怔怔地看着他,有那么一刻,真的为之叹服。
转而他想到杨洪昌提出承包食堂的事儿,忽地一叹,眼中有赞赏和惊叹之色闪现。
“或许你说得对,你的未来在商业而不是学术。”
这一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国家开始鼓励各种创业,鼓励各种私人的商业活动,如今正是风口,敢站出来的人却并不多。
但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多的年轻人不仅站出来了,还将眼光放得如此之远,他心里忽然就有了一种欣慰之感。
“你的想法很不错。”
他点点头。
“但你不去北大,对我可没什么好处。”
“再说,虽说现在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可你要承包学校的食堂,必须要有资质。”
“这些,你都有吗?”
“正在申请。”杨洪昌笑了笑,道:“应该很快就能下来了。”
“而且这些都是小事,我手里本来就有一个食堂,自己也是厨师,再申请一个资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重点是,书记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做一个尝试?”
说完,杨洪昌就这么盯着他,目光淡然而自信。
杨国立愣了会儿后无奈的摇摇头,“怎么,你是不是很肯定我会答应你?”
“为什么不呢?”
“我做的事情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如果这个食堂承包的项目能够成功,加上我今年高考状元的身份,咱们云洋县还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