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季宇宁朱琳 > 第108章 在沪上

第108章 在沪上

    季宇宁说的这100万的制片成本,让其他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这年头的100万,那可是了不得的数字了。

    估计在场的几个人心里都在说,花100万拍电影,这小子还真敢想。

    这个时代国内电影厂制作出来的电影,是由中影这个国内唯一的电影发行商统购统销的。

    中影对于一部电影,最多的收购价也就出到70万,你居然花100万的拍片成本。

    那真是有一点儿异想天开了。

    此时国内的电影人,根本就体会不了后世动辄投资几个亿美元的那种大制作影片。

    即便是现在北美好莱坞的那种大制作投入的资金,对于国内来讲,那也都是天方夜谭。

    季宇宁刚刚提到100万的制片成本,就是想到了前世在两年多以后,北影厂制作的那部电影知音。

    因为他在火车上看到了在电影知音中扮演蔡锷的王心刚老师,而在那部电影中扮演袁世凯的演员,正是坐在他身边的英叔。

    电影知音就是一部典型的大制作影片,虽然这部电影最终的制片成本只有98万,但实际上当时有很多隐含的制片成本,根本就没有计算进去。

    比如北影厂可以动辄就借到一些真的道具,那些都是一些古董,甚至有国宝。

    还有在故宫以及避暑山庄等并不对外开放的古建中拍摄,那些可都是免费的。

    再就是电影里蔡锷护国运动中阅兵的的场景,那数以千计的部队的战士演员,那些都没有任何片酬的,都是志愿的。

    前世北影厂拍摄的像知音,像电影红楼梦这种大制作影片,季宇宁印象最深的,除了那些真的古董道具,还有就是那些服装和造型设计。

    北影的服装,造型,化妆这些幕后制作的实力,可以说都是华语电影中最强的,不仅仅在国内。

    所以季宇宁是希望这一世,北影能多拍一些像知音、红楼梦这样的历史类型的大制作影片。

    而且目前北影厂仍然是每年上报拍摄计划,国家下拨拍摄资金。

    等再过些年,国内的电影厂就会改成企业化运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电影厂是向银行贷款解决拍摄资金。

    那时候国家每年补贴北影厂300万,这300万,完成10部拍片计划都不可能,更别提要搞什么大制作了。

    而中影对于电影的统购统销却是一直没有变化。

    所以季宇宁的感觉就是北影厂现在搞大制作电影,反而是个机会。

    正当季宇宁在火车上的时候,他那篇发表在这个月人民文学杂志头条上的中篇小说牧马人,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和一个月前,他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一期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伤痕不一样。那篇小说伤痕更多的是展示,而这篇中篇小说牧马人则是多了一些反思。

    前世这篇牧马人本身就是反思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的代表。

    季宇宁在写了伤痕小说之后,短短的一个月后,又写了一篇另外一种风格的反思的小说牧马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重生七零,又被糙汉前夫拿下了 陈深 龙王出狱 莳白榆 金角大王 借命 黑暗圣光 本宫神医毒后,闺蜜杀手王妃 满级白莲在八零 惊!假千金靠直播玄学称霸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