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回家过年(1/2)
有了施向荣老教授的加入,研究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要知道,施向荣可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整个分工明确、能力极强的团队啊。
孔明果断转变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对脑神经系统更深层次的研究由施向荣带着王潇潇负责完成,孔明则更加专注于数学模型的搭建。
施向荣提供的那超过2TB的论文资料可是帮上了大忙,这些论文不仅仅质量很高,而且一应数据非常详细,还按照大脑处理的不同种类信息进行了分类,节约了不少时间。
研究的地点,也由孔明的别墅搬到了生科院的实验楼,这里设备很齐全,而且专业人员众多,很多不是很复杂的工作可以交给那些研究生、博士生的师兄师姐来完成。
而且大家聚在一起也方便研讨和商量,遇到瓶颈也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些研究生第一次看见孔明的时候,兴奋得不行,签名拍照什么的自然少不了。至于称呼则是“各论各的”,你叫我教授,我叫你师兄师姐。
发现孔明在神经系统科学方面的造诣居然还要比自己高深,这些师兄师姐貌似也不怎么惊讶。
毕竟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天才就应该有天才的样子,像牛顿、爱因斯坦、欧拉这些神人,谁又不是什么都会“亿点点”呢?
魏云筝也从美国领完奖回来了,兴奋得整夜整夜睡不着,总想拉着孔明汇报此行的收获,见了多少牛人,学了多少知识。
孔明干脆让他也加入到研究中来,一方面确实也是想培养这个数学疯子,另一方面自然是给他找点事做,免得整天守着孔明喋喋不休。
“格物致知”研究所那边也传来了最新进展。
闵昊不愧是专业团队出身的,带着很多没太多经验的研究人员,对各种碳原子结构模型,以及碳-12、碳-13等同位素结构模型进行了逐一实验。
目前已经初步筛选出了具备具备碳基芯片基本性质的碳原子排列。
不难听出电话另一边的闵昊非常激动,那种眉眼带笑的情绪仿佛顺着手机信号也能传过来。
孔明也很兴奋,他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但临近春节,也只好跟闵师兄说等过完年再来完成最后的研究了。
施向荣这边也准备放假了,毕竟对国人来说春节是很多人的精神寄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