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裴鹤语谢夔 > 第29章 怀疑

第29章 怀疑

    “那小姐可是来对了地方了。”春娘说完后,一转身,伸手点了几个年轻的姑娘留下来,“《蓬莱几重》,你们几个还记得吧?”这些年在江南流行的曲谱,她手中也有一份。她们乐坊打的就是“江南琴音”的名号,就连这里的所有姑娘的打扮,都是照着那上京和江南的女子们的喜好打扮的。

    “拂柳,去把我的琵琶取来。”春娘又对着身边最初那个带鹤语一行人进来的绿裙女子开口说。

    《蓬莱几重》是琵琶主导,中阮和筝配合,箜篌辅助的一首仙气飘飘的曲子。

    鹤语看见眼前的人已经开始摆出了位置,眼中这时候终于带上了几分兴味。

    片刻后,“噔”的一声厚重的琵琶琴音传出来,四弦在相上的泛音在急促跳跃,如钟声,又倏然收尾,像是在打开天宫之门

    紧接着就是一阵缥缈中带着几分欢快的琴音,旁边的中阮和筝声也加入了进来。

    鹤语微微眯着眼睛,听着眼前的弹奏。

    她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在享受,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出现在心底的疑惑。

    昨日,钟世远对她好好介绍了一番这位春娘。

    听闻其祖上是江南一带的名士,只不过因为早些年犯了事,一家被流放。后来,辗转飘零,来了朔方境内。这位江南而来的女子,弹得一手好琴,这也成了她日后在灵州安身立命的根本。

    鹤语刚才对春娘说的那些话,并不算是她的胡编乱造。

    她是真去过江南,也是真在江南听了那么一曲令人念念不忘的《蓬莱几重》。不过,她不仅仅听过了,还见到了演奏这一曲子的“乐逍遥先生”。

    乐逍遥先生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五位已经算是隐世而居的琴艺大家,都已到花甲之年。平日里,几人住在一块儿,过着还真算得上是乐逍遥的日子。

    鹤语是慕名前往,她是名冠天下的仲宇先生的徒弟,仲宇先生跟这五位乐逍遥先生又有些交情,鹤语就仗着这层交情,听到了天底下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曲《蓬莱几重》。

    甚至在那时候,鹤语还萌生了想要学一学琵琶的冲动。

    只不过重新学习一项技艺,需要花太多功夫。再加上当时跟在鹤语身边的徐姑姑,极力阻止,她最终也没得到机会。不过虽没学成,但对这门乐器有些粗浅的了解。

    比方说,如今在大邺皇朝,琵琶早就分出了流派,南派和北派。其中南派又划分成了更具体的小流派,小到轮指的顺序,大到演奏技巧,各不相同。这些鹤语不一定精通,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南派和北派的区别,可就太好区分了。

    琵琶最早是从河西流传到的大邺,最初也是在北地盛行,也保持着境外的弹奏特色,是横抱着琵琶。后来,流入了江南上京后这些南方地区后,经过改良,到如今,南派早就没有了横抱琵琶的弹奏,几乎人人都是竖抱琵琶半遮面。

    可是现在鹤语看着春娘的弹拨,却仍旧是横抱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现在在春娘手中,还拿着拨子。

    这在南派中,几乎没有人再用这玩意儿。大家都是用手指甲,涂抹熬制的药水,增加指甲的硬度,直接接触琴弦。

    用拨子的,只有北派的人。

    春娘口口声声说自己祖籍在江南,从小学习琴艺,但不论是从对方的手法还是抱着乐器的姿态,分明不是江南之人。

    再说了,当年徐姑姑极力劝阻她跟老先生研习琵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在大邺的好人家的姑娘,琴棋书画的琴,以“筝”、“七弦琴”、“箜篌”为上品,而琵琶,则是下九流的玩意儿,入不得眼。也许在边境之地,种族众多,大家没有这样的顾虑,可春娘祖籍不是江南吗?

    那时候还在江南,没有因为犯事儿被流放的春娘家人,又是如何从小说服家人练习琵琶。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热门推荐
潘小安 乔半夏 夙幽濯 下辈子再努力修仙吧 林逍林夕儿 绿茶男人渣?青梅我凭啥接盘! 我在聊斋证长生 蓝家嫡女 终月 宇智波夜澜